现实困局痕者的中国照进当的裂理想创业
每当夜深人静,我都会想起那些在咖啡厅里遇到的Web3创业者们。他们眼里闪着光,手里拿着白皮书,嘴里念叨着"去中心化"、"DAO"这些充满未来感的词汇。但现实总是残酷的,就像我认识的老张,去年融资时被投资人问"你这个怎么赚钱"时的表情——那种混合着困惑、尴尬和焦虑的表情,我至今难忘。盈利模式的生死拷问在中国做Web3项目,就像在沙漠里种花。你想靠NFT?监管随时可能收紧;你想发Token?法务部门会...
每当夜深人静,我都会想起那些在咖啡厅里遇到的Web3创业者们。他们眼里闪着光,手里拿着白皮书,嘴里念叨着"去中心化"、"DAO"这些充满未来感的词汇。但现实总是残酷的,就像我认识的老张,去年融资时被投资人问"你这个怎么赚钱"时的表情——那种混合着困惑、尴尬和焦虑的表情,我至今难忘。
盈利模式的生死拷问
在中国做Web3项目,就像在沙漠里种花。你想靠NFT?监管随时可能收紧;你想发Token?法务部门会立刻跳出来制止。记得去年有个团队做数字艺术品平台,三个月换了五次商业模式,最后干脆转型做起了联盟链技术服务——这就像个想当摇滚歌手的年轻人,最后在老家开了个琴行教小孩弹吉他。
中外Web3:两个平行世界
国外的Web3圈像是场持续不断的极客狂欢节,从比特币诞生那天起就自带理想主义光环。我有个在硅谷的朋友,他们团队用DAO管理公司,每周开会都在Discord上,工资用稳定币发。但在国内,这样的场景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我们更像是在戴着镣铐跳舞,既要保持技术的前瞻性,又要时刻提防触碰监管红线。
中国特色的突围之路
不过也别太悲观。我见过最聪明的中国Web3创业者,都学会了"曲线救国"。就像去年杭州那个团队,把NFT技术包装成数字藏品,专门服务博物馆和文创机构;还有深圳那帮人,用区块链做政务数据存证,现在已经在三个省落地了。这些项目虽然少了些"原教旨Web3"的浪漫,但至少活下来了。
说到底,Web3在中国面临的根本矛盾,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的碰撞。就像我常对创业者们说的:在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下,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技术布道者,更要成为商业价值的创造者。毕竟,活下来的人,才有资格谈理想。
- 两位金融界奇才为何力挺激进降息?美联储主席角逐战暗流涌动2025-09-14 11:29
- 山寨币淘金热:这四个潜力币种值得你关注2025-09-14 11:25
- 市场陷入胶着状态 但空头格局仍未改变2025-09-14 10:53
- 加密世界的三大前沿观察:当AI遇上区块链会发生什么?2025-09-14 10:21